物理海洋觀測技術與資料分析
注意
❯
- 領域專長課程可能有先修科目或開放對象之限制,選課前請先到臺大課程網確認。
- 領域專長的施行學期若晚於畢業當學期,學生即使修習專長課程且成績及格,仍無法取得認證。
施行學期:110-2 主責單位:海洋研究所
基本資訊
主責教師
姓名
張明輝
email
minghueichang@ntu.edu.tw
聯絡窗口
姓名
游慧中
email
huichungyu@ntu.edu.tw
學習目標
1. 以物理海洋學的基礎出發,讓學生能夠建立海洋基礎知識與理論背景。<br>2. 介紹海洋科學分析監測的儀器、方法、技術及發展趨勢,讓學生將讓學生了解現場作業及觀測技術。<br>3. 以實作為核心,讓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以此知能專長投入海洋研究工作或業界相關產業。
課程架構

修課指引
「物理海洋觀測技術與資料分析」學生課程修習之時間規劃建議<br><br>課程名稱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第四學年<br>物理海洋概論 Ⅴ <br>理論物理海洋 Ⅴ <br>上層海洋邊界層物理 Ⅴ Ⅴ<br>海洋小尺度運動 Ⅴ Ⅴ<br>實測資料分析 Ⅴ Ⅴ <br>海洋實驗、現象分析與數值模擬 Ⅴ Ⅴ<br><br>計畫執行期之工作規劃<br>本領域專長模組開設工作規劃分別設有短、中、長期目標,說明如下。<br>短程目標:強化本領域專長各課程的橫向連結,讓課程具有良好的連貫性與互補性。本領域專長所規劃的其中5門課程為既有課程,惟「海洋實驗、現象分析與數值模擬」預計將於111學年度開課,另外「理論物理海洋上」與「實測資料分析」目前為碩士班課程(M字頭),將於接續學期降低課程難度改為U字頭提供有興趣的大學生修習,短期內將透過各授課老師間的討論,微調既有課程之授課內容,以增進各課程間之橫向連結。<br>中程目標:聽取學生建議讓課程更符合學生、學界、公職與業界需求。本領域專長以海洋物理觀測為授課主軸,然現今海洋綠能、離岸風電、氣候變遷、海洋環境污染等領域除傳統物理海洋知識外,因應國際對於綠能產業的推動、氣候變遷災害預警以及國內離岸風電產業等等的發展,中程目標將透過各授課老師間的討論,與學生的溝通及互動,進行課程必要調整,以期強化學生相關職能的深度、廣度及經驗傳承,並符合學界、公職與業界需求。<br>長程目標:讓學生實際參與大型國際海洋研究計畫。海洋之浩瀚,現場觀測資源永遠是不足的,故在海洋現場觀測上,國際合作是相當常見的資源整合方式,也是重要的學術/技術交流,參與本領域專長課程的教師均從事國際合作多年,未來也希望讓學生共同參與實驗,透過國際合作現場觀測或者會議參與,學生可以習得最新科學新知、觀測技術發展與未來趨勢。
課程資訊
修習課程說明
編號
課程識別碼
課程名稱
學分數
備註
【落日條款】
- 適用對象: 112-1 入學之學生。
- 適用範圍: 112-1 (含) 以前終止之領域專長,詳見首頁最新消息。
【修習課程說明】
- 取得本領域專長認證須修習英語授課之班次
- 英語授課之課程識別碼第 4 碼為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