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體驗新領域專長網並給予回饋
領域專長查詢系統
/ 登出
首頁
領域專長資訊
森林生物
注意
  1. 領域專長課程可能有先修科目或開放對象之限制,選課前請先到臺大課程網確認。
  2. 領域專長的施行學期若晚於畢業當學期,學生即使修習專長課程且成績及格,仍無法取得認證。
施行學期:110-1 主責單位: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基本資訊
主責教師
姓名
林政道
email
chengtaolin@ntu.edu.tw
聯絡窗口
姓名
林建村
email
chient@ntu.edu.tw
學習目標
1. 學生能於實驗或野外調查情境中,分析森林生物的個體生態與基因結構、族群與群聚生態,以及動植物交互作用,並具體說明其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br>2. 學生能夠統合各層次生物資訊,並連結森林環境與經營管理知識,藉由模擬或實際案例,規劃設計包括保育或復育策略的生態體系模式。<br>3. 學生能夠從事整體森林科學尖端與現代化之研究,透過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分享成果與創新貢獻。
課程架構
修課指引
  本模組以本系生物學群為主軸,包含五門課程共15學分,架構如圖一所示,課程說明如下。<br>1) 森林生態與育林學概論:入門基礎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基本森林生態學、樹種與林木特性、林分結構、保育、生物多樣性、種子生產、苗圃經營管理、育種、林分撫育及森林生態復育造林等,使學生未來從事林業工作時,具有森林生態以及進行育林施作的正確知識。<br>2) 生物多樣性概論:基礎理論課程,介紹生物多樣性之概念、現象、理論、價值、與經營。本課程分三部份。第一部份闡述生物多樣性之基本概念與現象、及全球與台灣之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第二部份介紹有關生物多樣性現象與機制的解釋理論,及生物多樣性可能之生態經濟與文化價值。第三部份則討論生物多樣性之保存與經營利用。<br>3) 樹木學及實習:方法課程,樹木辨識、樹木學為林學研究之基礎,亦為森林系學生必備之知識,本課程內容將涵蓋植物形態特徵、植物命名法規、分類學原理、臺灣木本植物之形態、生態、物候、功用、特性與民間民俗用途等之介紹,紮實的樹木學基礎對於各個領域林學的學習與應用都有十分深遠的影響。<br>4) 育林學:實務應用課程,如何使森林生物達到生物多樣性或是經濟利用,在於明瞭樹種之特性與生育地之條件,並考慮地區性經濟之需要而選定最適之育林樹種,即決定最適之育林作業方法,以達到育林之目的,因此本課程為造林學之應用,分針葉林木、闊葉林木類、及竹類,論述各樹種之造林、撫育及保護。<br>5) 森林生態學:實務應用課程,課程內容包括生理生態學,族群生態學,群聚生態學,系統生態學與地景生態學,討論生態學與森林經營間之關係。
課程資訊 修習課程說明
編號
課程識別碼
課程名稱
學分數
2
605 39400
3.00
3
605 10200
3.00
4
605 26000
3.00
5
605 39570
3.00
備註